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黄石新闻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湖北新闻 >

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时间:2020-04-07 11: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4月5日,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六十四场,介绍武汉市重点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情况。请武汉市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4月5日,湖北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六十四场,介绍武汉市重点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情况。请武汉市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胡亚波,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平,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孟武康,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党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林,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午好!今天,湖北省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64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武汉市重点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情况。

  截至2020年4月4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7803例,其中武汉市50008例,占全省74%;其他市州17795例,占全省26%。

  2020年4月4日0时-24时,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全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地区已连续31日无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2020年4月4日,累计治愈出院63945例,4月4日新增出院病例183例,均来自武汉市。

  2020年4月4日0时-24时,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3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37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715例。

  武汉是国内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城市。经过几个月不懈努力,武汉市已逐步建立起与疫情形势相适应的动态、常态化的长效防控机制。广大市民已经形成了戴口罩、测体温、不聚集、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文明秩序的良好习惯。当前,我们将进一步抓好小区封控管理工作,推动公交、地铁等公共场所防疫导则落实,抓紧抓实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推动经济社会早日恢复正常秩序,同时为市场主体在武汉投资兴业,提供有力的防疫安全保障。

  当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国内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我市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无疫情小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截止4月4日,全市无疫情小区累计6988个,占比98.4%;无疫情社区累计1294个,占比92%;无疫情村累计1939个,占比99.8%。这些成果来之不易,我们将倍加珍惜,坚决按照习总“坚持再坚持,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疫情”重要指示,始终守牢防输入、防反弹的底线,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武汉市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晚于全国全省,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也远大于其他地区。我们在中央指导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市主要领导坐镇指挥、亲自调度,截止4月4日,全市“四上”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复工10897家,复工率93.6%,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97.2%;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93.2%;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复工率95.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复工率84.7%;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企业复工率92.4%。总的来讲,武汉市复工复产工作,快于预计,好于预期。

  一是科学制订计划,分区分级按下“重启键”。针对各产业制订了详细复工复产计划,建立了灵活高效的审批机制、严格有序的防控机制、高效的服务机制、管用的引导机制和机动灵活的用工机制,实行“日调度、日通报”制度,指导督促各区和相关部门下沉一线、主动服务。目前,除限制清单以外的市场主体,均可恢复营业。

  二是精准对接企业,分类分时压实“快进键”。围绕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推进东风本田、上汽通用、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华为等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协同解决产业链涉及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难点问题。围绕不误农时春耕备耕,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保障春耕生产急需的农资及时供应,基本恢复了农业生产流通秩序,27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6家示范合作社、381家示范家庭农场已于3月底全部复工复产。围绕重大项目夯实发展后劲,聚焦汽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及5G、城市电网、轨道交通等“新基建”领域,推动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复工,截至4月4日复工1006个,总投资23955.2亿元,近期,我市还将举行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复工活动。围绕达产满产聚焦发力,针对企业复岗率、达产率不高等问题,聚焦员工返岗、金融信贷、交通物流等企业诉求,提供“一对一”“点对点”的服务,支持企业尽快恢复产能。经过努力,东风本田、武钢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已经实现满负荷生产。

  三是加强政策服务,共克时艰打下“强心针”。一方面,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各项应对疫情惠企政策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二十一条措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服务企业发展十五项措施、社会保险援企稳岗七条举措等支持政策,通过联合金融机构建立首期200亿元纾困资金、贴息补贴、减费缓缴等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截止4月2日,已帮助158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争取国家专项优惠支持获得162.3亿元。另一方面,抢抓“十四五”规划窗口期,加快研究提出拟争取国家部委支持的政策事项,请求在武汉最艰难的时期“搭把手、拉一把”。同时,以“市领导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万名处(科) 级干部联系服务万家小微企业” 为基础,推动干部下沉一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做好政策扶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四是夯实防控责任,严格审慎织密“安全网”。坚决守住“不发生疫情反弹、不出现交叉感染”的底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该暂停的继续暂停,该推迟的坚决推迟。详细制订各行业各场景复工复产防疫工作导则,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持续强化企业的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属地的监督指导和服务责任、卫健部门的防疫指导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疫情期间,我市连续生产的224家企业和近期复工复产企业中,没有发生一起聚集叉感染。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个国家战略的重要支点,正处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疫情短期内会给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但不会改变武汉市多年来持续向好、蓄势腾飞的发展势头,不会改变武汉市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不会动摇武汉市城市人口向2000万跨越,经济总量向2万亿跨越,城市定位向一线城市跨越的坚定步伐。

  武汉市正在全力支持推动各类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请问如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增强经济回升动力?

  谢谢您的提问。武汉市是全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和生物医药产业生产基地,许多企业不仅为本地龙头提供配套,也是全球、全国重要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

  因此,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对于确保龙头企业生产经营快速恢复至关重要,我们坚持发挥龙头带动、中小配套支撑作用,以大带小、上下联动,首先推动“三车”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乘用车,“三机”海尔、格力、美的,“三电”烽火通信、长飞光纤、冠捷显示以及华为、富士康等14家龙头企业及1064家配套产业链企业协同复工。

  一是建立“两个清单”。根据我市重点产业链龙头和关键配套企业,形成重点企业链企业清单,和对全国、全球产业链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的配套企业清单,打通原料、生产、销售一体化循环大动脉。

  二是提供“一对一”服务。建立企业复工复产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完善每日调度、通报制度,对产业链龙头及关键配套企业开展一对一对接帮扶,协助企业做好员工返汉、生产物流等安排,协调帮助产业链疏通上下游链条、解决原料荒、用工荒、资金荒。

  三是形成部门合力。发改、经信、金融、税务、交通运输、电力等部门打好“组合拳”,加强信息共享、工作互动,保障企业水电气通信生产要素。通过以上举措,我们有效破解了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协同复工的问题。

  重大项目建设对于拉动经济和扩大就业有重要作用,请问,武汉市重大项目复工情况如何?在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复工方面有哪些安排?

  谢谢您的提问。在坚持疫情防控底线的前提下,武汉市认真研究下达全市重大项目复工指导计划,建立日报告、日监测、日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审批程序、员工返岗、交通运输、招标投标和建筑材料供应等困难问题,积极帮助项目单位争取优惠信贷支持,精准推动全市重大项目复工。截至4月4日,全市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累计已复工1006个,复工率为75.9%,总投资2395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90个;房地产项目394个;基础设施项目287个;社会事业及其他项目135个。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有序推动重大项目复工。加大调度力度,简化审批环节,加强协调,提高返岗率,保障建材供应,开展现场督导,力争132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在4月中旬全部复工。

  二是加快推动新建项目开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近期举行全市集中开工活动,预计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9个,涉及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总投资达到1578亿元。

  三是强化落实重大项目服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市领导按区、按项目服务,建立全市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市领导按区、按行业对口联系,区级和市直部门领导逐项对口服务,处科级干部全程帮办,着力更硬作风、更硬举措,全力推进283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帮助企业排难纾困,确保今年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00亿元以上。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按照中央指导组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我们坚守不引发疫情反弹,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底线,有力有序地推进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工作。截至4月4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开工2853户,开工率97.2%,员工到岗42.9万人,到岗率60.5%,规上工业企业用电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从龙头企业看,全市25户5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开工;东风本田、武钢有限、湖北中烟等重点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或超过100%。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开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能稳步爬坡提升,工业经济呈现复苏好转态势。围绕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早准备,抓引导。我们及时制定发布《武汉市工业企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导则》《武汉市工业企业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编制指南》,为企业提供了10项场景防控指引和10个企业防控案例,简明易行好操作,引导企业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防控措施,做好复工复产前的准备。

  二是优服务,疏堵点。成立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专班,下沉到各区和重点企业,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各种问题。针对返汉通道恢复前,企业员工返岗难问题,组织大巴车赴市内各区和省内城市“点对点”接员工返岗;协调省交通厅、武汉铁路局为企业开通返汉返岗专列,累计帮助近6万名员工到岗。针对企业生产物流运输困难,协助办理紧急物资运输许可、运输通行证,平均每天协调货车紧急通行约30余车次。

  三是出政策,促落实。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有关政策措施》,从减轻企业负担、强化金融支持、保障企业用工、加大政策执行力度、优化提升服务五个方面提出21条政策措施。推动有关部门落实降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减免社保费和缓缴住房公积金等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措施。协调加大企业金融支持,帮助企业通过专项再、复工复产支农支小再、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等途径解决资金流问题。

  武汉市提出,要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提速扩面,要注重加快速度,国家级开发区要当好“领头羊”。请问两个开发区目前复工复产情况怎样?在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谢谢您的提问。东湖高新区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存储器基地,截至4月5日上午,光谷复工复产企业已有1.1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复产,龙头企业产业链的配套企业100%复工复产,限上商贸业、规上服务业、房地产开发以及资质以上建筑类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均超过95%。我们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地推动复工复产的提速扩面,积极破解复工复产中的难点和堵点,推动全产业链的联动复产。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光谷科技和产业的优势,充分运用光谷本土生产的智能测温设备,5G远程诊断平台,以及新冠病毒的测试试剂盒等。打好防控科技战和数字诊疗战,帮助高新区的企业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双管齐下。我们还特别强化政策的支持,加快实施“三减”“三补”和“三延后”,“三减”是指减成本、减租金和减税费;“三补”是指补融资贴息、补科研经费、补就业奖励。“三延后”是指延后缴纳税款、社保和公积金,帮助企业有效的抵御外部的风险。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我们紧紧扭住“芯屏端网”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的复工复产。长江存储、高德红外等40余家“三必需一重要”企业一直坚守科技抗疫的前线,坚持生产,从未停产;联想武汉产业基地万人到岗,接近满产,其上游中小尺寸显示屏供应商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企业产能恢复约80%;烽火通信等企业抢抓国家新基建机遇,正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华大生物、明德生物等30余家企业纷纷投身抗疫前线,第一时间开发出诊断、检测等相关产品;华大生物紧急合作建设了武汉火眼实验室,在整个疫情期间其检测总量超30万人份,在参与国内抗疫的同时,华大继续支援全球抗疫,华大生物的检测试剂盒国际订货量目前逾百万人份,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德生物的核酸检测试剂盒、黄石新闻核酸提取试剂等6个产品获得欧盟CE准入,已进入多个国家试用和销售。

  一是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按“防疫第一、企业主体、园区主责、精准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调整充实服务企业力量,全天候提供线上备案、线下服务,现场督导的服务机制。落实“五个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防疫物资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安全生产到位;鼓励中小微企业“云上复、茶叶批发有限复、逐步复”,员工滚动返岗、线上办公,有效解决数百家企业同楼、数千员工聚集等防控难题。“一企一策”帮助采购足够防疫物资,“点对点、一站式”帮助企业员工返汉回厂,分行业、分类型印发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组织企业员工岗前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解决企业员工通勤、食宿、就医等实际困难。

  二是突出光谷科技战疫。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楼宇联合防控”机制,实施“园区+楼栋+企业”的三位一体联防联控,园区大门、楼栋大厅、企业前台“三层防疫”封闭管理,落实测温、消毒和物资管理等制度。筑牢防疫阵地基础上,依托光电子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突出优势,支持高德红外、华中数控、虹识技术、依迅电子等企业研发生产多款红外测温设备,帮助企业开展防疫工作,虹识技术开发的“非接触虹膜识别红外测温设备”,不用摘口罩,跟设备对个眼神,就完成“非接触式”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测温、登记一分钟完成;组织一批具备资质的检测企业,上门提供复工前员工核酸和抗体检测等服务。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省、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主支撑、主引擎,正在全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努力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截至4月4日,武汉开发区1164家“四上”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复工复产1059家,复工复产复市率92.2%。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限上批零住餐业已全部复工;全区105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累计已复工77个,总投资1800亿元。

  以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已恢复满产,同步带动区内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复工复产,极大地缓解了汽车产业链紧张的局面。以美的、格力为代表的家电企业,预计4月上旬达到满产。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的同时,主要采取三项具体举措:一是加强统筹。按照省、市指挥部的要求,适时调整复工复产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简化审批手续,成立复工复产协调组,每日19点召开例会,邀请东风汽车公司领导和整车企业参加,分析问题,及时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租赁企业保订单、保履约、保市场。

  二是高效服务。三月初,在国家和省市支持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出台“18条”惠企措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提供大巴车“点对点”,帮助4447名省内职工安全返岗。筹集2590间宿舍,开发区出资安装了15台红外测温门,开通了职工免费的通行专车,确保企业员工进得来、住得下、行得顺、干得好。

  三是强化监管。我们努力和企业一道完善运行防控的方案,全面推进消毒消杀,筹集防护物资,开展员工的健康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在加快推进复产复市的同时,加强疫情防控,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全员投入生产。

  武汉市光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请问目前武汉市光电子信息类龙头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如何?如何加大对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谢谢您的提问。光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的优势产业集群,也是与“新基建”紧密相连的产业领域。3月份以来,我们聚焦光电子信息产业,特别突出龙头企业,迅速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截至4月4日,我市光电子信息产业规上工业企业100%复工。烽火通信、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长飞光纤等一批龙头企业的产能恢复超80%。

  接下来,针对光电子信息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协助企业开展专场人才招聘活动,解决企业用工、物流等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尽快提高到岗率,恢复产能。

  二是做好光电子信息产业重大在建和续建项目跟踪服务,推动国家存储器基地、天马G6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京东方10.5代线尽快达产,尽早发挥效益。

  三是抢抓国家加大“新基建”力度的机遇,争取更多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项目落地武汉。同时,支持我市企业加快技术产品研发升级,不断提高产能和产品交付能力,在新一轮“新基建”中争得更大市场份额。

  四是加快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动态更新政策汇编,及时推送给企业,协调政策落实,进一步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见效。

  请问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在复工复产方面还有哪些困难?下一步将如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汽车产业是我们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省全市第一大产业。汽车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事关全省、全市、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受疫情影响,我们的整车及配套企业目前还面临资金短缺,供应链不够顺畅、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等问题。

  为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将在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全力做好惠企政策的落地和服务企业工作。

  一是落实政企合作协议。根据省政府支持东风公司座谈会的有关精神,积极争取省市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落实武汉市与东风公司“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帮助神龙公司、东风雷诺重回“赛道”加速发展。

  二是兑现开发区18条防疫惠企政策。我们筹集20多亿元专项基金,包括纾困基金、助保贷、过桥贷等,积极执行企业税费和房租减免;社保减缴、缓缴;要素价格的下调;融资支持等惠企举措,全力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用工成本和要素成本。目前已收集176家企业的融资需求,下一步将实行一企一策,对接金融机构全力支持企业度过难关。

  三是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我们将坚持落实区级领导和部门干部对口联系企业制度,实施驻园区、进企业、促项目的行动,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疫情防控、员工招聘、要素保障、物流运输等问题,确保中小企业活下来,产业链配套企业留下来,优势产业强起来,使全区的经济发展早日步入正常轨道,稳住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大局。

  谢谢您的提问。2019年武汉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60.8%,成为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撑。为缓解此次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前期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摸排企业面临的困难,力求精准帮扶企业,对武汉市服务业100强企业和1300余家抽样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在流动资金、经营成本、市场订单和防疫压力等方面,面临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有序推动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让市场先动起来、活起来。发布了《关于积极有序推进全市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通知》和《武汉市服务业企业新冠疫情防控要求指南》,指导企业安全有序复工。截至4月4日,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复工复业2810家,复工率93.2%。

  三是加强银企对接服务,着力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截至4月3日,积极帮助160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落实中央专项优惠再163亿元。在全市范围内摸排2572家服务业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并向各金融机构推荐,推动支农支小专项再的落实。

  一是优服务。发挥服务业领军及龙头企业的辐射引领作用,重点围绕313家行业龙头,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帮助企业尽快渡难关,早日实现达产满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协同复工达产。充分依托31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180余栋重点商务楼宇等发展载体,明确对口人员、帮扶责任,着力畅通企业问题反馈渠道,按周搜集突出问题,由市、区两级共同推进解决。

  二是搭桥梁。一方面搭建金融和企业对接桥梁,收集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融资需求,组织“春风惠企”银企对接活动,着力畅通金融输血渠道,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搭建跨行业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依托部门、行业协会,采取多形式促进本市企业间供需双方的对接合作,推动全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恢复和发展,让市场和企业活起来。

  三是促转型。将因势利导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引导和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推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谢谢。

  谢谢您对光谷的关心和关注。光谷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创新创业非常活跃,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我们努力打好政策组合拳,平等保护、精准帮扶,确保企业平稳、健康渡过难关。

  2月25日和3月26日,相继推出支持企业的22条措施和44条落地细则,从降本减负、金融支持、产业扶持、稳岗补助以及企业服务五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将每项工作任务明确到具体责任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公布联系电话,便于企业了解、咨询和享受政策。

  在金融纾困方面,设立10亿元疫情纾困基金和2亿元应急转贷引导基金,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制定“助企复工计划”,共建“金融方舱”,重点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近日将快速的向1042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拨付1.3亿元奖补资金,支持企业渡过难关。

  在人才引进方面,帮助企业启动“云招聘”,小米、人福医药、中冶南方、富士康、华工科技多家高科技企业开启“云招聘”模式,拿出数万岗位吸纳人才。

  同时,重点支持光谷企业抢抓“非接触经济”机遇,在远程诊疗、在线教育、大数据等行业落地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场景,加速发展,做大做强。谢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